原標題:陜西黃河流域社會經濟與植被生態價值同步增長
本報訊(記者 李欣澤)11月13日,記者從陜西省氣象局獲悉:今年,陜西省農業遙感與經濟作物氣象服務中心利用氣象衛星可見光、植被覆蓋度、植被固碳、土壤保持等數據及多元衛星遙感與地面站點監測數據,形成了陜西黃河流域監測專題報告。報告顯示:2000—2019年的近20年間,陜西黃河流域社會經濟與植被生態價值同步增長,水沙治理取得顯著成效,生態環境總體向好、局部良性循環。
陜西省農業遙感與經濟作物氣象服務中心高級工程師何慧娟介紹,利用衛星夜光監測分析得出:2000—2019年陜西黃河流域燈光總強度及陜西生產總值都呈明顯上升趨勢。2019年燈光強度是2000年的5倍,陜西生產總值從2000年的1804億元上升至2019年的25793億元,表明近20年來陜西黃河流域城市化發展快速,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明顯提升。
從燈光強度的空間分布來看,近20年區域城市規模顯著擴大,關中以城市群發展為典型,陜北以能化工業區發展為典型,由交通運輸網建設發展帶動中小城市發展,呈現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的空間發展格局。
衛星遙感監測顯示:近20年來陜西黃河流域植被覆蓋度及植被固碳量呈明顯增加趨勢,植被生態環境持續明顯向好,生態保護工程成效顯著。植被覆蓋度由2000年的17.78%增加至2019年的60.68%,增速為每年0.85%。植被固碳量(除耕地)由2000年的255.69克/平方米上升至2019年的477.35克/平方米,增速為9.32克/(平方米·年)。退耕還林區植被增加最明顯,退耕還林區植被改善氣候貢獻率占38.45%,人類活動貢獻率占61.55%,說明生態工程是主要因素。
用植被覆蓋度與燈光強度變化疊加分析發現,近20年陜西黃河流域燈光強度與植被覆蓋度同步增加的區域占84.44%,說明區域植被生態與社會經濟協同發展。隨著退耕還林(草)工程的實施和城市綠化工程的持續推進,城市化發展與植被生態價值同步增加成為陜西黃河流域發展的主要趨勢。
報告利用衛星數據得出:陜西黃河流域土壤保持能力提升,黃河輸沙量明顯減少。黃河主要站點龍門站和潼關站輸沙量都呈明顯下降趨勢,減少速率分別為0.05億噸/年和0.14億噸/年,水沙治理取得顯著成效。土壤保持能力提升明顯區域與植被覆蓋度增加的區域保持一致,說明退耕還林(草)、淤地壩等生態、水利工程的實施對土壤保持能力的提升有明顯促進作用。
本網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咀ⅲ悍沧⒚鳌皝碓矗篨XX(非西部頭條 www.luchuangjx.com)”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郵箱:xbxw001@163.com】
咸陽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盧健說:“人文關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深入骨髓,潛移默化的自覺行動,是對員工、對患者真誠關愛、充分尊重的習慣養成和文化自覺,它需要歷史的積淀,更需要不斷地傳承和創新?!?...
查找隱蔽財產,查封、凍結銀行資金和不動產共計4.3億元;采取“一案三打”,在偵辦王猛案過程中還深挖出以涂某和覃某分別為首的兩個涉黑組織;充分發揮檢察職能,嚴格依法把關,確保辦理案件經得起法律和歷...
廣大干部群眾表示,要認真學習領會、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從身邊事做起,真抓實干,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進。
新藍圖已經繪就,新征程即將開啟?!笆奈濉睍r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是實現新的更大發展的關鍵時期。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公布后,在我省引起強烈反響,激勵廣大干部群眾在新時代再接再厲,頑強奮斗。
據國家電網西安供電公司通報,10月27日4:17,因施工造成電纜故障,導致朱宏路、鳳城二路、西七路、龍首南路、大慶路、桃園路、西關正街等區域停電,受影響居民用戶約6700戶。經連夜搶修,調整電網運行方...
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10月19日,十三屆省委第九輪巡視動員部署會議在西安召開。省委書記劉國中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巡視工作重要論述和來陜考...
央視新聞客戶端10月10日消息,經國務院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將于2021年9月在陜西舉辦。經國家體育總局批復,同意將“全民全運同心同行”作為第十四屆全運會主題口號。
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退出、消除絕對貧困的奮斗目標,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經過努力,中國創造了減貧史上最好成績,貧困規模大幅縮小,貧困人口生活持續改善。從2012年到2019...
新媒體矩陣
NEW MEDIA